时间已到11月中旬,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施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蓝色的附着式提升架已稳稳地攀附在项目部的塔楼15-18层之间,目前塔楼主体结构已经施工至第18层,距离21层主体结构封顶还差最后三层。
“5天一个楼层,我们绝对没问题!”生产经理冯勇自信地说道,“虽然我们因为客观原因开工时间推迟了一个月,但我们仍旧有信心打赢这场仗”。在他的指挥下,项目部已经连续20天实现5天一层楼的施工目标。作为中国民航首个大型科技创新园——中国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一直以来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及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作为未来东部新区的一张名片,项目部的各项工作都是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精细管理,全力打造民航工程建设领域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标杆工程、廉洁工程。项目部管理团队成功利用先进设备、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找到实现效率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一、 采用附着式提升架代替传统人工搭设脚手架
作为东部新区首家使用附着式提升架的施工单位,项目团队充分利用了附着式提升架的优点:智能化、低碳性、安全性、经济性、机械性和美观性,不仅节约了成本,且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项目部还曾作为东部新区政府首选附着式提升脚手架现场培训交流会的施工学习现场。
二、 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
项目部大面积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支撑体系进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浇筑支撑,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是一种高度灵活的多功能支撑架,以立杆部件为基础,立杆上配置圆盘,每个圆盘上设置多个承插孔,以便连接其他部件,使整个结构牢固稳定。盘扣式支撑架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零部件安装便捷、搭接速度快、安全性好、耐久性好、可适应变化复杂的截面的特点,在民航项目部应用以来,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使用进度、节约了木材,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智慧工地管控及BIM技术建模实现部门联动
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施工项目现场参建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消除各种浪费,持续改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项目部智慧工地分为6大板块:现场二维码、无人机测量技术、“BIM5D+”三维可视化管理、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安全VR教育体验及智能语音广播。例如项目部技术部门将BIM 模型建好后,施工部门将构件施工时间、施工班组等信息录入,同时录入施工计划形象进度,通过智慧工地就可以完整地呈现5D形象进度,方便进行管理;在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现场质量和安全进行线上开单及整改回复,达到资料的闭合。
民航科技项目目前已正式进入了全面主体结构封顶最后的冲刺阶段,自11月以来整个团队基本无休,管理团队和工人们一起干,实行白加黑、5+2工作模式。夜晚的民航项目灯火通明,三台塔吊上的彩灯与三岔地铁站的射灯交相辉映,18层的高楼耸立在东部新区核心区域上,在航拍机视角下显得突兀而雄伟。每一个精品工程都需要非凡智慧,更呼唤辛劳、奉献的匠人匠心。民航项目的华西“善建者”们正在用他们蓬勃朝气,攻坚克难确保“12·22”全面主体结构封顶。
文/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