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十二公司承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运行指挥大楼(ITC)正式通过质量实体综合验收。
运行指挥大楼(ITC)总建筑面积3.6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3.8米,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017年12月20日,工程动土兴建;2018年5月20日完成基础结构施工;2018年10月1日实现主体结构施工;2019年3月30日屋面工程完成施工;2020年9月30日装饰装修全部完成;2021年1月6日运行指挥大楼通过质量实体综合验收。
多项首个: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
作为天府机场首个通过主体结构验收的单体建筑,也是整个西南片区首个单片桁架由平面翻转到立面后再整体提升的工程,为克服反转过程中变形问题、解决高空提升就位固定危险性问题,项目部联合设计方组建专家团队,提出“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利用4点液压进行立面翻转,再利用2点液压整体提升的方案。在翻转过程中运用BIM技术严格控制翻转速度,并通过全站仪全过程跟踪测量。
该技术的成功运用,大大降低了空中安装施工难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对质量、安全、工期的控制也有明显优势,成为天府机场项目的又一施工技术亮点,为整个天府机场项目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强大脑:科技感+高颜值
ITC 内配备了数量庞大的设施设备机房和功能室,是天府机场整个航站区、飞行区的智慧中心枢纽,机场内几乎所有的信息系统及其核心设备都汇集在ITC内,是当之无愧的机场"大脑"。而这个“大脑”的“神经中枢”就是AOC大厅。AOC内拥有一个西南片区最大的巨型全景显示屏,总面积约为101平方米,如同IMAX影院一样,确保了航班运行可视化。AOC大厅设有105个席位,坐席上分布着屏幕组合,每块屏幕最大支持1600万像素的显示空间,操作员在一个席位上可以同时管理多个主机系统,实现“一对多”的管理监控。
最强大脑竣工验收:机场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作为新机场的配套项目,运行指挥大楼(ITC)是机场开航的必要条件。它的质量实体综合验收,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离2021年3月30日的整体竣工目标又进了一步。
在上个月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展试飞工作,届时将有国航、东航、川航、南航、成都航空、祥鹏航空6家航空公司6种机型参加,为后续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待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明年投入使用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第三座同时运营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文/艾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