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提升安全管理可触碰感--成都天府机场T2航站楼项目大铁工程安全管理纪实

文章来源:华西十二公司    发布时间:2019-04-04 10:01   点击: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大铁(即高速铁路)施工区正在修建的成都至自贡线天府机场段天府机场站二标段,为线路大里程方向咽喉区。项目全长464米,是全世界首例直接下穿机场航站楼、滑行区、跑道的高铁施工区,建成后高铁时速达350公里。该工程挖掘的基坑最深达25.3米,作业区域最窄仅22米,侧墙、顶板均为大体积混凝土,钢筋密、砼振捣难,同时面临大量高空作业、长期昼夜连续施工、雨季防汛防洪工作量大等困难。面对挑战,项目部安全管理团队坚持坚守,做实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创新安全管理新方法,在大铁施工的400余天里,始终保持了安全生产,为大铁施工做好了保驾护航。

由表及里抓培训

       “刘工,咱们今天看什么震撼的片子?”工友老李问安全员刘兴田。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发生,项目部通过“活生生”的视频、照片案例向工友们“说教”。

       据了解,项目安全培训分为入场三级教育培训、技术安全交底培训、班组安全早会、民工夜校学习等形式,注重培训人员的训练,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进场以来,大铁区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40余次,达2500余人次,培训覆盖率100%。

       走进大铁施工区,安全通道旁随处可见的安全宣传语、宣传画,给全体人员上了施工前的“最后一课”。工友们自身安全意识实现了从普及到建立再强化的过程。


全周期动态管理

       场地大、盲点多,是大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普遍的困扰。T2航站楼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7.28万平方米,其中大铁区域约占2万平米,其中航站楼影响区域占70%左右,作业人员达500余人。

       安全管理需要实现全覆盖,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项目部在建设之初,就在信息化、智能化下功夫,实现了“互联网+”工地智能管理,建立了包括胸牌、门禁、教育、监控等一整套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全天无休无死角实时管控。进场至今,共发现安全隐患100余例,全部解决,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结合信息化手段运用和项目实际,项目部组建一支5人现场安全巡逻队,对强化现场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专职安全员每周对队员进行培训,队员们每天对项目各施工区作业人员安全三宝使用、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及维护、消防器材配备、文明施工形象等进行巡查。每到一处,巡逻队使用录音喊话器实时提醒作业人员要注意安全,对检查到的违章行为立即纠正。巡逻队每天通过工作群向安全部上传视频、照片等影像检查资料。

       在大铁施工期内,安全员坚持做到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季节检、专检。安全部针对收集到的各类现场信息综合分析后,强化执行隐患通报、督办、处罚;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再教育、再交底、再培训,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大下降,确保了全年生产安全。


防范与化解风险并举

       大铁基坑最深为地下25.3米,支模架体达12米高,属于高支模,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于大铁深坑边缘的坡地,从临边防护、装配式边坡防护及低压安全照明组成的系统防护三方面着手,有效防止了因雨水冲刷造成塌方事故及漏电事故的可能。

       深基坑区域夏季施工极闷热,为保障工人安全,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队,配备现场专项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救援车,建立医务室,对轻微伤害做到场内及时处理。为应对雨季施工影响,项目部编制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防汛物资库房,安排人员定期检查;投入100余台自动抽水设备,为工友配发绝缘半潜服,减少天气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大铁施工经历了2018年的特大暴雨天气。一场暴雨后,大铁基坑水位上涨快,地势最低洼处的大铁区域积水最深达1.2米,项目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排查被困人员、边坡安全等情况,检查抽水设备,确保了第二天快速恢复施工。

       大铁区在安全管理动真碰硬之外,对“不怕苦、听指挥、识大局、讲质量、讲安全,勇于奉献”的作业人员,评选出6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促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正能量氛围快速形成。
据了解,项目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经常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到现场实地检查指挥。项目安全部门每周定期召开管理会议,每月组织召开各区安全生产大会,经常性发现问题、提出办法、总结工作,不断加强项目部安全工作。

文/朱杰 刘兴田 辛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