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航——北城时代(二期)项目团队小记

文章来源:华西十二公司    发布时间:2021-08-16 14:42   点击: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以“责任、诚信、合作、创新”为工作宗旨,在平日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为公司的发展筑起坚实的基础;有这样一支铁军,他们不畏艰险,终日穿梭在酷热或严寒的工地上,为百姓们筑起一座座寰宇高楼;有这样一首歌谣:“善建者为梦想奋斗不息,善建者把一生献给华西”,唱出了这个团队两代华西人的薪火相传。这个团队便是北城时代(二期)项目团队。          
                                  
砥柱华西是此峰
古人常道:“字如其人,面由心生”,用来形容徐鸿再合适不过了。四十出头的他留着利落的寸头,说话总是面带微笑,做事雷厉风行,正如他所写的一手好字——铁画银钩、笔酣墨饱。作为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他是分公司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北城时代的项目经理,他又是项目立地生根的重要基石。徐鸿从1995年参加工作,已经在华西奉献了26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间,他用勤劳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与人为善的独特人格魅力拉起了一面善建者旗帜,他和他的团队用诸多成功的项目诠释着善建者的荣光。

2010年徐鸿被公司派往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空管塔台工程项目担任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工程量虽小,政治意义却非凡,因此他的责任也无比重大。但他不畏艰难,毅然奔赴外区,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他用宵衣旰食、不舍昼夜,以硬核而又接地气的个人作风赢得了有关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该工程最终顺利交付,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嘉奖,他个人也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三等功的荣耀。

2013年徐鸿又被委派到宜宾纸业整体搬迁工程任项目经理。该工程位于宜宾市南溪区裴石工业园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00亩,工程造价2.55亿元。该工程所承接的一、三标段均属于生产工艺部分内容,包括竹片备料工段、化浆工段、食品纸造纸工段、自动仓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工作内容,施工技术控制上着重解决了大型设备基础在回填土层上施工沉降偏差的问题、270米长食品纸机基础梁净空尺寸极差控制问题、自动仓储仓库36米跨大型钢结构吊装问题、自动行车安装精度控制问题以及大面积超平地坪施工问题。在他的精心运营下,该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公司工业厂房施工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在分公司外区项目各项指标都吃紧的客观条件下,徐鸿临危受命,被分公司委派到贵州都匀文化小区安置房项目、水岸北区项目担任项目经理。面对总建筑面积达349700平方米的项目,又是中途进场,他和他的团队需要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挥洒了近千个日夜的汗水,他们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在偏远山区的泥泞里筑起了一座座雄伟高楼。云贵高原上,华西人的旗帜迎风招展,艳丽夺目!

2012年荣获华西十二公司2010-2011年度十大优秀员工;2012年荣获得云南省委、省政府、总工会昆明新机场塔台项目先进集体,个人三等功奖项;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荣获华西集团2013年度劳动模范称号。这些都是徐鸿曾经获得过的殊荣,华西中流之砥柱,莫过于此。

徐鸿曾告诉过笔者:“饭要一口一口吃,日子也要一天天的过,但是饭要怎样吃才有滋味?日子要怎么过才有意义?那还不就是该越吃越好,越走越向前吗?”时间不曾停步,徐鸿也不曾。他继续带领着他的团队,行走在为华西奉献他们光与热的道路上,越走越向前!

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华西二十多载的岁月,徐鸿并不独行,在他的身边还围绕着这么一代“中年华西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良师益友,也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们也在各自的岗位无私奉献着自己,同时也向“新生代华西人”传递着他们的光与热,无私奉献的“黄牛精神”,在这群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显红,项目材料主办,在华西工作将近30年,远离家乡和亲人,长期在外区工作,但她无怨无悔而又恪尽职守。材料员的工作不分昼夜,工程进度紧张时随时都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清点,把关材料质量。她说在项目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吵架”,工长、班组、供货商无一能逃过她的严厉要求和犀利眼光。从前她在广东工作时,一家防水材料供应商的货物到场时被她发现更换了品牌,与合同约定的品牌不相符,为此她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及时为项目部杜绝了纠纷,挽回了损失。广东的夏天炎热湿闷,为了监督供应商回收材料,她带领着部门的几个材料员,守在施工现场一刻不离地监督材料回收。她也会为了材料量差和现场材料使用“斤斤计较”,她对现场材料进度胸有成竹,工长提交的材料计划,都会被她减少大部分,工长抱怨她砍掉了计划的大部分数量,往往到最后都会发现,原来省了一大部分材料,却并未影响施工工序丝毫。她就这样跟着项目东奔西跑,为项目材料的计划有序安排以及工程材料成本的把控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用忙碌的身影描绘着绚烂的华西色彩,她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传承着善建者的品格!

吴勇,项目机电工长,一个喜欢穿滑板鞋带鸭舌帽的帅气大叔。从宜宾到郫县,从昆明到广东,从贵州到仁寿,他笑着说因为项目在外区的不断转战,他几乎从西到东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喜欢这样的工作,是这样的工作性质让他走过了中国的西南到东南的土地,为人们建设了温馨的家,同时也让他了解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管天南和海北,不论刮风和下雨,哪有任务去哪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项目的用电总体布局设备机械管理都是由他检查检修。每天,天还未亮就看到他在楼层和众多机械间忙碌的身影,那是他在确保项目顺畅用电,确保机械安全运行。他说项目施工进入夏季雨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种断电现象,而断电没有固定时间,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电话铃声一项,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电路检查和修理。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电路问题频出,排查用电风险是他最常做的事情,他的工作十分繁琐,有时会应接不暇,他却说他的工作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可是殊不知,正是他的坚守,才给我们带来了明亮和方便。他用脚步和这些“小事”诠释了华西人的“善建精神”,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李厚元,同样是跟随着徐鸿南征北战的一员大将。作为项目商务经理,他严格管控项目成本及预算和每月的资金计划编制,包括项目预算结算的把控,项目款项支付的合理安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配合分公司进行了多次工程投标的成本测算工作。做了这么多,他却从无怨言,他总是一说话就嘴角上扬,脾气和善,作为项目上颇有修为的一位智者,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独挡一面,他不在乎职位的高低,他总是笑着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能通过工作让他有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群可爱又可敬的同事,为这个优秀的团队撑起了一片坚实的天空,他们默默无闻而又不可或缺,这也正是绝大部分把一生都奉献给华西的善建者们的真实写照。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徐鸿和他的团队在外区漂泊多年,终于在2019年回到了四川。交投置地·北城时代(二期)项目(C地块)施工总承包是他们承接的又一个大型施工项目,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对于项目部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随着时间更迭,新老交替,这个项目的建设者也愈发年轻化,其中“90后”员工占比更是达到了60%。“新生代”和新项目的碰撞,势必将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美丽的翡翠深山里埋,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关牧村的这首《假如你要认识我》唱遍大江南北。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支崭新的“青年突击队”也在北城时代项目部应运而生了。北城时代项目部的青年突击队是一支由十余名90后年轻人组成的蓬勃朝气的团队,他们从建立之初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的青年突击队精神。

开工伊始,项目部就面临土方开挖难度大,又遇雨季和政府强抓环保阶段,为了确保进度,项目青年们迎难而上,首先采购优质建渣铺路,克服了雨季运输困难的问题;又通过增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在施工工程中蹲点值守,确保达到环保要求;通过土方的转运及与当地多个堆场协调,拓宽外运渠道,从而加快施工进度。紧接着为保证工程进度,达到业主方春节前预售节点,项目部在机械上、人员上、材料上,加强科学管理,设置专人负责每个方面的工作部署,以确保各个工作面的顺利施工。

2020年全国打响疫情攻坚战,项目青年们分工合作,在施工现场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条幅。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进行分类登记和排查,配合社区片警登记人员信息,发放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向农民工们和来往群众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并进行防控知识讲解。受疫情影响,劳动力的输入和储备严重不足,市场竞争剧烈,施工面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费、材料费大幅度上涨,为了如期完成节点任务,项目部紧抓疫情常态化管控的同时,组织工人加班加点完成施工任务,青年员工们顶在施工前线,对各类方案进行反复推敲与验算,对各类材料采购和进出场进行协调,对各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控。最终,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主楼的主体封顶,并顺利通过四川省标化工地验收。

同年,四川遭遇洪涝灾害,接到公司抗洪救援任务指示,项目部临危受命,项目党支部书记孔雯主动请缨,带领项目4名青年员工,配备相关工具器具立即赶往乐山受灾社区,青年员工们面对3米高的积水毫不畏惧,不分昼夜排除积水危机,最终顺利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并获得了乐山市政府、业主方及公司的表彰。

项目团队在2019获得公司年度先进项目部称号,2020年获得一分公司先进项目部称号,项目青年尚辉获集团2018-2019年度青年岗位能手,何章弘获公司2019-2020年度青年岗位能手。在此刻,他们还不断用华西人的智慧、勤劳和汗水,出色的完成着施工任务。

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却经不起太阳的曝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徐鸿和他的团队深谙这个道理,他们用紧密无间而又相得益彰的配合为华西打造除了一座又一座精品工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歇。
 

文/谢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