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梧桐|我和我的师父

文章来源:华西十二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28 16:54   点击: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导师带徒”活动一直是公司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公司对新来的员工开展“种下梧桐”导师带徒,由优秀的老员工把新员工领进门,悉心栽培,秉承华西“善建”精神,务实勤奋、敢于担当,让每一位有梦想、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能在华西的平台上得到多方位的成长成才。

       忙碌间,时光如白驹过隙,我离开校园来到华西已有两年五个月时间。首次踏入工作岗位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人生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我遇到了在工作道路上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位前辈,她就是我的师父——中南融创玖华台邸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博。

       王博,2009年6月进入公司,一路走来,历经四海逸家一期与四期、浣花香、中渝国际等多个项目,历任资料员、技术员、内业主办到现在的技术负责人,从事内业技术工作十多年,她始终以施工现场为阵地,以国家规范为准绳,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着,不卑不亢。

       引导入师门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我的师父,是在中渝国际项目的管理人员大会上。师父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抹灿烂灵动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渝国际项目是在公司的重点工程,对我来说,刚毕业就能够参与中渝国际的建设,我感到非常荣幸。

       作为中渝国际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师傅技术过硬、认真细致、谦虚担当。而我,作为一名初入施工一线的“萌新”,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工作领域让我感到“压力山大”,害怕出错成了我每天工作的常态,虽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但却总不知从哪一方面开始学起,无从下手,这些问题使我“备受煎熬”。虽然师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但她似乎看到了我心中的迷茫,在百忙之中,师傅总会抽出时间认真制定对我的培养计划,手把手对我进行业务的指导和训练,师父总说年轻人就像一棵树苗,只要给予它细心的浇灌,它就可以成长为参天栋梁。

       突破“新人墙”
        技术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是我作为一名新手技术员的成长感悟。要想胜任这一工作,必须精准把握各类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熟读施工图纸,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管理等。“做事要用心、严谨、细致。”这是师父经常对我念叨的。我依稀记得师傅初次教我看图纸读规范时的耐心、细致,她总说,只有脚踏实地的钻研才可以学有所成,干好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师父不仅在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都很丰富,对于项目上各部门的工作都有很深的见解。师父对我的言传身教不仅局限于工作本身,而且在和上级部门及班组的沟通方法上也给予了很多提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师父还鼓励我在业余时间加强BIM技术的学习,这将是未来建筑施工行业不得缺少的技能,是工程领域的一大进步,在今后一定会大放光彩。通过师傅的循循善诱和不断解惑,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师说记于心
       师父常对我说:“大多数的问题,从我这里学到的是处理方法,不会的地方我负责给你讲解,但更多还是需要你自己多去现场去看。”正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师傅都能给予我最大的帮助,我从师父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师父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和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激情鼓舞着我不断向前。

       都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师父用她的一言一行激发了我干事创业的激情,在这段师徒岁月里,我和师父之间形成了强大的默契,同时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收获了成熟与稳重,懂得了静心思考与全面分析,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父树榜样,华西助成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在师父的期待中茁壮成长,在华西的善建中砥砺前行,在祖国的建设中百炼成钢,在崭新的时代中勇立潮头!

文/刘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