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的诗和远方——三分公司侯甫良的善建人生

文章来源:华西十二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22 16:36   点击: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建筑的优美诗句,伟大的诗人们用立体的诗篇构建出独特的东方建筑美学。当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建设工地上,秉承着匠心风范,不论日升月落,还是岁月更迭。他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披荆斩棘,初心不忘,谱写了为纬地经天的立体诗篇。三分公司先锋若水居的侯甫良也是其中的一员,大家都喜欢叫他“工地诗人”,将心中诗情诉诸于文字之间,为善建文化的谱写泼墨挥毫。

       第一次见到侯甫良,是在工地现场。只见他一袭工装,头戴红色安全帽和大家一起测量放线,拿着仪器认真检查工地成型质量。他个头不高,长着一张娃娃脸,但长期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皮肤变得黝黑,目光却无比坚毅。一眼望去,很难将他和工地上普通的劳务人员区分开来。如果不是收到了他一篇又一篇的诗歌投稿,谁又能想象得到,他怀揣着一颗热忱的“诗心”。

       侯甫良出生于成都市大邑县的一个偏远小镇,父母皆是淳朴的农民,从小时候开始,母亲对他的期望就很高,特别在学习上,如果学习上稍有些不认真,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他回忆起那时的生活,除了每天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书海之中,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日复一日,他逐渐爱上了写作,每天都会写上一篇自认为妙趣横生的日记,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大学毕业。

       直到工作后,因为工地上事务繁忙,写作逐渐减少了,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他重拾诗情。在一次诗词展上,让他有幸拜读了很多篇朗朗上口的诗词,反复品味后,抱着尝试的心态,他写下了一篇藏头诗,拿给当时诗词展的评委看,没想到得到了极大地肯定,这激发了他内心的诗情,犹如泉水滚滚涌出,有了无限的创作动力。

       为了让作诗填词更上一层楼,他在工地繁忙工作的空隙时间,反复研读唐诗宋词,在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他品味到了苏东坡内心的大气磅礴;从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他感受到了一代才女心灵深处的凄美婉约;读诗圣杜甫的《登高》,他明白“古今七律第一”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品悟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他领略了现代诗词不一样的美感和独具一格的风骚。

       诗阐情,真情是诗歌的灵魂。他的诗,有近一半篇章是抒发善建者的家国情怀,他在《满江红·抗疫感怀》诗作中那直抒胸臆几近白话式的真情倾诉深深感动了我们——“平民百姓真壮士,人民公仆多英烈!待骄阳,普天送瘟神,九州悦!”。他在《水调歌头·缅怀先烈》诗作中正能量的一句句话激励着人心——“何惧天荆地棘,前仆后继杀敌,誓保国土全。吾辈当承志,传统铭心间。”

       按侯甫良的话说,他一直深信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是美的化身,是灵魂的寄托,是净化心灵无可替代的良药,它以独有的姿态,朴实而不失华丽的词汇,将人在天地间的一切联系,用分行文字将情感阐述出来。

       虽然选择了工地,选择了建筑行业,但侯甫良相信不论在哪里,只要心中有希望,哪里都有诗和远方。

 文/图 曹丞